跳到主要內容區

AI科技鏈結產業 迎向世界

國家級生醫創新中心力推AI國家隊‧鏈結產業迎向世界

在不久的將來,全球可望邁入自駕車普及的新時代,試想一個問題:當一輛自駕車故障,如果直行,會造成車上的孩童死亡;若選擇轉彎,則會造成高齡的長者死亡,請問你認為該轉彎還是直行?

成功大學-科技部-人工智慧生技醫療創新研究中心-精準健康-梁勝富-詹寶珠-丁川康-成大AI-ALOVAS肝臟病理切片影像分析平台-人工智慧之倫理學-應用於失眠改善之智慧型神經回饋訓練與睡眠輔助評估系統開發

科技部AI創新研究專案計畫支持成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梁勝富教授所組成的跨領域團隊,開發應於失眠改善的神經回饋訓練系統iSleep Better

再試想另一個情境:假設醫療院所的AI護士,正在照護一位治癒機率高的病患,在不服藥會死亡、但服藥會帶來痛苦的前提下,你認為AI護士應該強迫病人服藥?還是尊重病人的意願停止服藥呢?

當人命關天、千鈞一髮或面臨兩難情境時,人類腦中的價值觀和倫理觀,會主導最後的決策結果,未來自駕車和智慧照護等人工智慧,廣泛運用於各種決策系統時,必須模擬人類倫理觀、做出符合人性的決策,而非全然追求準確和效率。

科技來自人性‧AI能如你所想

這項「人工智慧之倫理學」研究,出自於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系主任丁川康教授所率領的研究團隊,與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謝世民的跨域發想,他們架設人工智慧倫理學網站,蒐集大眾的倫理決策,把這些數據匯集成倫理案例庫後,再利用演化計算,建構出符合大多數人的倫理模型,最後模型輸出、進入人工智慧的決策系統。

「人類不會希望自駕車無法自行決策,畢竟緊急時刻需要立即反應,」丁川康教授表示,「然而在涉及生命財產時,人類一定希望AI具有價值觀,而非單純只想將效能最大化,如果人類對AI抱持疑慮,恐怕將限制未來的應用和發展。」如此前瞻的研究,獲得了「科技部人工智慧生技醫療創新研究中心」支持,提供行政資源、成果推展等落地輔助工作。

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系主任丁川康教授

科技部最強後援‧AI落地加速

2018年2月成立的人工智慧生技醫療創新研究中心,獲得科技部專案經費支持於成功大學設立,目前中心旗下有13件多期AI研究計畫,領域涵蓋智慧醫療、智慧照護、智慧生技和人文倫理。為了強化與產業的連結,中心提供了專利佈局諮詢、臨床驗證輔導、資安檢測服務、技術鑑價評估等專業服務,更有利於學研團隊的成果走向市場化。

像是科技部人工智慧生技醫療創新研究中心主任/成大資訊工程學系梁勝富教授率領研究團隊所做的「應用於失眠改善之智慧型神經回饋訓練與睡眠輔助評估系統開發」,便是最佳範例之一。有鑑於台灣睡眠障礙人口眾多,長期用藥恐造成認知受損,坊間睡眠中心也多半只能輔助判讀,無法真正治療,因此梁勝富團隊運用人工智慧、邊緣運算、神經感測等技術,利用穿戴式裝置,讓病患僅需進行12到16次的神經回饋訓練,透過人機互動介面,得知腦波回饋訊號,讓有睡眠問題的患者,能練習自我控制,最後調整大腦運作來達到改善效果。

AI生醫孵化器‧技術成果市場化

這項技術目前已在成大精神科進行臨床驗證並獲得國家新創獎的肯定,甚至也運用在防疫醫護身上,由於新冠疫情導致被隔離者壓力倍增,出現所謂的「新冠失眠」,這項技術不僅實際派上用場,更已有專利獲證,有機會推廣到更多使用情境。

「台灣的強項是完整IOT供應鏈、優秀醫療品質,以及一流的工程師」,梁勝富教授自信地說,「台灣在AI醫療應用上,若能將以上強項結合,一定能墊高國際競爭門檻。」當然,醫材法規、安全風險、資安軟硬體的傳輸安全,都需要通過法規認證,少不了科技部人工智慧生技醫療創新研究中心的強力奧援。

對於科技部支持力道也相當有感的,還有成大電機資訊學院院長詹寶珠教授,她率領團隊研發的「ALOVAS肝臟病理切片影像分析平台」,由於需要仰賴高速運算電腦分析,並有大量空間儲存巨量資料,科技部也提供了國網中心TWCC台灣AI雲的服務資源,讓過去很難做到的數位病理影像分析成為可能。

成大電機資訊學院院長詹寶珠教授率領團隊研發「ALOVAS肝臟病理切片影像分析平台」

 

實踐AI精準醫療‧幕後英雄馳援

「病理影像為一般放射科影像千倍級大小,我們利用大量資料來訓練模型」,詹寶珠教授解釋,「病理影像可以看到細胞層級細膩的訊息,利於提供疾病診斷及治療更精確的判斷,但運算時間非常久,需要有足夠的運算資源,科技部及國網提供非常大的幫助。」由於過去病理科醫師在做肝臟病理診斷時,必須花很多時間尋找微小病灶,還得對疾病的嚴重程度進行分級,相當耗時費力。有了肝臟病理切片影像分析平台,醫師只需要平板或個人電腦,就能從平台上進行病理影像標註、量化分析,最後瀏覽分析結果。

目前這項技術在成大醫院與數位病理串接使用,並與高雄榮總、台中榮總、台北榮總進行技術合作,詹寶珠教授團隊在人工智慧生技醫療創新研究中心的媒合下,與國外學研單位和民間生技廠商合作交流,肝臟病理切片影像分析平台也獲得了最佳論文獎與科技部的未來科技突破獎,台灣的AI及生技醫療實力,可望持續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

 

※文章經天下雜誌同意轉載刊登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7970?fbclid=IwAR1WpqaQ-B55wJ-2ZcEk-0ntTxnoYcm9CgI0Bc7Gqyy9pWLXmJDfFwGLbJM

 

瀏覽數: